
1972年新年过后,处于审查阶段的彭德怀突然沉默了,他不说不笑,也不骂人,每天大便四五次,便前总是重复着一句话:“肚子不好,要快!”
不久以后,在周恩来的指示下,医生为彭德怀做了身体检查,还抽了血,抽血结果显示正常。实际上,致命的癌细胞这时已经在噬蚀着彭德怀的生命了。
1973年4月10日,彭德怀一次便血800—1000毫升,专案组马上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周恩来,并建议送医院检查。但直到大出血的第7天晚上,彭德怀才被送到解放军301医院就诊,最后确诊为直肠癌,已属晚期。
1974年8月,彭德怀的病情越来越重,叶剑英得知以后,派人去看望他,问他“有什么事要说”。
9月2日,专案组的两个人来到了彭德怀的病房,彭德怀躺在病床上,艰难地、断断续续地向他们说:“毛主席发展了马列主义……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能胜利……我们国家建设、战略防御设施不完备,国防工业和科研跟不上需要,这是我最担心的……我自己犯有很多错误,但我不搞阴谋诡计,在这一点上,我是清白的……”
专案组的人回去以后,向叶剑英报告彭德怀的病情:“左侧肢体偏瘫,右下肢浮肿,小便失禁,舌头发硬,说话不清。”
叶剑英呆呆地坐在那里,一句话也没有说。
1974年11月29日,彭德怀不幸病逝,享年76岁。
彭德怀去世后,聂荣臻首先提出要为他平反。1975年5月7日,邓颖超来到聂荣臻家里看望他,聂荣臻对邓颖超说:
彭老总已经逝世,他有很大的战功,为人刚直。一位共和国的元帅,红卫兵把他从四川押回北京时,在火车上就遭受到残酷折磨,竟被打断了几根肋骨,令人非常气愤。请你转报恩来同志,建议为彭老总平反昭雪。
但在当时的形势下,为彭德怀平反昭雪还不可能做到。1976年10月,“四人帮”被粉碎以后,党内外各种冤案的平反工作终于有了条件,此时陈云挺身而出,说了这么一段话:
由于毛泽东的神化地位,由于人们知道他的话是不能拂逆的圣旨,对彭德怀事件是这样明显不公平的事,是谁也碰不得、讲不得的,谁讲话谁就倒霉。
陈云讲完这番话以后,为彭德怀等开国元勋平反昭雪的呼声越来越高,势不可挡。彭德怀的侄女彭梅魁也不断登门拜访杨尚昆、黄克诚等中央领导,请他们向中央反映,重新审查彭德怀的案子。
1978年夏天,在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,彭德怀的另一位侄女彭钢写了一封申诉信,据实说明了那些强加给彭德怀的诬陷不实之词,她把信交给了彭德怀的老战友王震。王震看完申诉信后,连声叫好,他亲笔作了一些修改,并叮嘱彭钢再抄一遍,由他当面交给邓小平。
同样在1978年,邓小平在两次会见外宾时,意味深长地说:
彭德怀大概和我差不多,他有缺点,有错误,但功绩还是比错误多。
在邓小平、陈云等人的推动下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,中央正式决定为彭德怀平反,并把为彭德怀起草悼词的任务交给了《解放军报》的副社长姚远方。不过当时仍有人认为不能给彭德怀以很高的评价,他们向姚远方施加压力,要求他把彭德怀的“缺点”写进悼词里,这让姚远方感到十分为难,他写过那么多悼词,从来没听说过要在悼词里写“缺点”的!
最后还是邓小平亲自出马,为彭德怀作了“国内和国际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”的公正评价,这也为姚远方的悼词定了调。
彭德怀的追悼会召开前,他的侄女彭梅魁、彭钢、侄子彭康白联名向中央办公厅提出:浦安修不能以“夫人”的身份参加追悼活动,理由是1962年,浦安修感到彭德怀恢复名誉无望,曾主动提出要和他离婚,此后的10多年里,在彭德怀最需要人去安慰的时候,浦安修一次也没有去看过他。
厅里的领导感到十分为难,只好请黄克诚去做彭钢等人的工作,黄克诚对他们说:
当时是个特殊的历史环境,人的性格都扭曲了,不能以当时发生的事情做依据来评判人。尽管浦安修提出过离婚,可没有哪个机关批准他们离婚,既然没有离婚手续,当然还是合法夫妻。那时浦安修每回一次彭总的住处,回到北师大后,组织上就逼她写汇报,她是何等的违心、何等的无奈呀!她能从‘运动’中走过来,也不容易。
彭钢认为黄克诚的话很有道理,她又想起彭德怀生前曾说过浦安修是好人,浦安修也没有在专案人员的压力下,“揭发”彭德怀的什么问题,最后她也就原谅了浦安修。
1978年12月24日,彭德怀的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,追悼会由叶剑英主持,邓小平在会上含泪致了悼词:
彭德怀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,是我们党、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。
彭德怀同志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,南征北战,历尽艰险,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,为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,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,做出了卓越贡献……
彭德怀的追悼会结束后,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殡仪馆第一室。从此以后,彭德怀与他的老战友朱德、贺龙、陈毅元帅一起,长眠于八宝山。
